1月初,四川达州,泸定地震中受伤的“泄洪英雄”甘宇吃着奶奶做的醪糟鸡蛋。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一颗曲子三斤米,两勺醪糟一个蛋,简单得很,养人得很。”2022年“9·5”泸定地震中受伤的“泄洪英雄”甘宇近来在老家大竹养伤,就没少吃醪糟土鸡蛋,已经“胖回来了”。
虽然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人们很方便就能在楼下商超买到各类醪糟产品,但老一代大竹人仍保留了岁末自己酿醪糟的习俗。这和灌香肠、熏腊肉一样,是迎接新年的“必修课”。
甘宇的奶奶廖代书特意赶在春节前熬制了一大罐土醪糟,希望孙儿恢复得更好。她说,这几天村里家家户户的老人都在蒸糯米、酿醪糟,“醪糟做好了,在外打工的幺儿就回来了”。
谈及自己心心念念的“这一口甜”,甘宇很认真地告诉记者,醪糟在他心中是“四川农村过年待客最高礼节”,春节期间走人户(做客),一碗醪糟鸡蛋下肚,额头、后背都会渗出汗珠,暖身又暖心。
醪糟古称醴酒,又名酒酿。它不仅是中国酿酒之源,还是一道经商周秦汉、历唐宋明清,至今仍活跃在餐桌的传统美食。农历春节期间,吃象征着团圆的醪糟汤圆、醪糟鸡蛋,是中国多地民间习俗。
临近春节,记者来到大竹县城,城内特色汤圆店随处可见,隔着四五米远便能闻到交织的糯米、红糖与醪糟醇香。“来一碗醪糟汤圆!”店内人声鼎沸,不时有食客发出“安逸”“巴适”的赞叹。
“曲乃醴之骨,粮乃醴之肉,水乃醴之血。曲好骨正,粮好肉丰,水好血醇。”大竹东柳醪糟酿造技艺第二十代传承人唐祥华透露大竹醪糟醇甜酒香、爽口化渣的玄机。
在上千年的传承中,丁香、陈皮、桂皮、白蔻等上百种中草药与天然香料混合着米粉,成就了大竹东柳醪糟米曲的独特风味。优中选优的糯米在清冽山泉水的浸泡下晶莹剔透,以纱布沥出置入蒸笼,蒸至外韧里嫩后,自然冷却至稍有余温,才能拌入提前酵好的米曲粉末。
唐祥华说,糯米装坛后,还要在中间掏出孔洞,便于米酒渗出,滋味更佳。静待一个对时(一整天),糯米便会发酵为色白汁清、团而不散的醪糟。刚酿好的醪糟,入口甜中带酸,让人欲罢不能。随着时间推移与温度变化,坛中醪糟每天都会变幻出不同风味,直至酒味盖过甜味。
醪糟夏可解暑,冬能驱寒。在小吃甜品之外,醪糟亦可入火锅底料,助锅底辣而不燥:作发面酵母,为松软香甜的面点添上一层复合滋味;取代白酒腌菜,让泡菜酸辣之余略带回甘。在大竹,醪糟甚至化身宴席主角,当地一绝“醪糟宴”便囊括了醪糟肉、醪糟糯米圆子、醪糟红糖烧白等13道醪糟菜品。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大竹醪糟,如今已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一辆辆加长大卡车载着糯米等原料驶进县城,又满载着一坛坛、一罐罐醪糟,将这座川东北小城酿就的“这一口甜”送到海内外家庭的餐桌上,添上一抹浓浓中国年味。(完)
12年,有它在,底气在!****** 2011年1月11日 歼-20战机首飞成功 今天 歼-20首飞12周年 12个难忘瞬间 见证“威龙”长空砺剑 ↓↓↓ 2011年1月11日 歼-20一飞冲天 中国航空工业开启“20”时代 从那天起 歼-20的每次出现 都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震撼 2016年11月 在第11届中国航展上 两架歼-20战机编队亮相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018年2月 空军发布消息 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 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 2019年10月1日 歼-20以五机编队亮相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2021年7月1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15架歼-20战机组成编队 飞过天安门上空 同年第13届中国航展上 换装国产发动机后的歼-20 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2022年8月 砺兵台海中 歼-20亮剑台岛周边 海空域实战化联合演训 2022年11月 第14届中国航展 歼-20中降珠海 展示了人民空军对装备的高度自信 参加此次航展的歼-20 全部换装“中国心” …… 从研发、试训 到列装作战部队 实战实训,形成战斗力 歼-20 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 和空军装备的飞速发展 “东西南北中,奋飞歼-20” 如今 中国第五代战机 歼-20 列装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 振翅东海、南海和台海的壮美航迹 画出了一个强国强军的同心圆 歼-20总师杨伟说 “装备需要不断升级发展 歼-20也会有1.0、2.0、3.0……” “威龙”到底有多帅? 震撼大图一起感受 ↓↓↓ 有它在,底气在! “威龙”航迹必将更远、更辽阔!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彩神地图 |